从提醒大家要做好市场预测和调查的角度看,LZ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不要盲目上这些项目,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上,要仔细调研后进行,考虑好投入产出人力资源技术力量等因素后再进行,毕竟是需要投入烧钱的东西。
中国的宽带市场在基层发展很不平衡,时至今日,不要说偏远地区就是一些不算偏远的村落里面仍然由于各种原因运营商没法通宽带或者不能提供充分的服务,这是现状。这种地方的老百姓,尽管手头有钱都没法买电脑来沟通外面的世界,信息沟和知沟与外面的世界一步步拉大,上网对他们来说是渴求的事情。可是正规的运营商就是盼星星盼月亮的不来,不来的原因也很简答,一是来不了,因为跟村里关系不好进不来,更大的原因是觉得投入太大,因为基本上宽带对于运营商来说总是想着怎么拉条光纤进村,无线进入的模式从模式是否被上级认可、采购流程要怎么走等机构内问题无法实施,这实际上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他们一旦用这种模式来做的成本就会大大增加的问题。
私人做的覆盖项目也就是在这些夹缝中有了生存之道,经营这些项目的人也都是当地卖电脑的或者卖手机的,这些都是在当地做生意多年的精明的生意人,如果一味赔本下去他们也不会做了。做的重点为大家解决了有没有网络的问题(至于网络的质量可以放在第二个层面上了),这种商业目的的背后,其实政治意义是很明显的,就跟国家花大力气搞村村通,发射中星九号让农村的老百姓能搞个锅就能看成电视一样可在城里面却为何会严厉打击自己架设卫星天线,所以才会有现在的局面吗,虽说不合乎法律,但是在某些省份却到处都是,按照天朝的做事习惯来看,通管局、工商、无委会、公安这些机构只要有一个重点关注这问题的话,如果真是把他列为严打的东西不早给灭了吗,为何这些东西还能存在,后面其实渗透了决策人物的政治智慧:有些明显违法的行业,不去残酷的打击他,实际上就是扶持了,因为他们的存在对于民生来说是利大于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