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工程用户都清楚,在部署无线监控和安装无线网桥时,一般用到的有点对点模式、中继模式、点对多点模式。点对点是采取一对一的传输模式,中继模式则是在有遮挡物的情况下通过中继的方式来对无线视频信号进行中转。
前两种模式部署时并不复杂,使用无线网桥点对多点传输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今天就由无线网桥生产厂家COMFAST带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网桥点对多点传输? 点对多点能把一个离散的网络连成一体,指的是多个发射端对应一个接收端的情况。由于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相比点对点传输的损耗要大,所以该方式适合于那些监控点位较集中、数量较多、传输距离相对较近的情况。
部署点对多点传输要注意哪些事项?①网桥的传输距离
为了确保好的传输效果,同时有利于发射端与接收端的角度设置,一般距离不能太远,最好不超过8公里,以3~5公里以内效果最好。但若传输距离小于1000米可以考虑做全向接收。 另外,如果接收端和发射端之间由于环境限制必须离得太远,最低限度也要保证传输链路在通一条线上,否则不能确保传输画质的稳定性。②带宽问题
采用点对多点传输时,接收端的压力非常大,所以应尽量选择传输速率大的网桥设备。通常5.8GHz的设备居多,不仅能保证监控数据的顺利传输,也会让监控画面更流畅。 对于带宽问题,要综合考虑前端摄像机的像素、需要的带宽、传输距离等,如果像素过高,或者传输的数据过大,都会要求高带宽。在进行点对多点传输设计时,就要综合考虑带宽,可以适量增加接收设备。③前端摄像机
当前端摄像机是网络摄像机的时候,才能使用点对多点传输。如果是模拟摄像机,只适合做点对点传输。 此外,也要考虑网络摄像机的像素问题。摄像头的像素越高,码流越大,当多个发射端将摄像头的监控数据传输至接收端网桥时,数据会非常大,接收端网桥可能无法承受,会导致丢包、延迟等现象。所以超高清摄像头不适合在点对多点传输中使用的。④角度问题
包括两方面的问题:发射端之间,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一般2个发射端之间的角度不能过大,以20°左右最好。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角度,可以是60°、90°、180°等,具体选用哪种角度,需要根据监控点和距离来确定,监控点较多,角度就会大些。⑤比例不宜过大 无线网桥虽可以做一对多传输,但也有个度,最好不超过1对8,否则接收端带不起那么多的数据,会让传输效果打折扣。所以最好不要超过1:8的比例,1对4差不多效果更好。
服务热线
130-626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