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频的MESH设备,目前网络节点规模可以做多大。
Ans: 理論來說,只要連線ID群組一樣,並沒限制;我們的中繼跳台可達250跳,但實際客戶很少超過20跳(形成20跳,若以3條無線骨幹推算,至少可以達到40~50台)
2. 如果是链式的网络,跳一跳带宽损失是多大。最多可以做多大节点网络。
Ans: 每一跳約大寬損失5-10Mbps(第三跳會損失最多), 第5跳以後,就會維持在120Mbps左右;以實驗室架測16跳後,仍可達到128Mbps左右;最大節點如上面所說,可支援250跳;比較重要的是時延問題,目前測試結果:每一跳約1ms時延,每三跳後,會再增加2ms左右,所以12跳=12ms + (12/3)*2ms = 12ms+8ms=20ms左右
3. 如果节点都是高速移动的情况下,网络重建收敛时间是多久(比如10辆车的车队,音视频传输)
Ans:這次的高速移動技術已是我們第三代的研發技術,第二代就採用mesh多條同時連線,以選擇最佳路徑方式進行換手傳輸(不同於漫遊斷線換手),所以最佳路徑換手是軟件的判斷切換,通常都可以低於1ms,但因涉及硬體處理與無線溝通及影像封包傳輸等考量,所以約20ms以內可以完成(10台數量還好’若同區同時20台20支攝像頭,可能會略有影響一些,但依據之前的實務經驗’第三代的效果會好很多)
4. 此mesh是否为无中心组网,能否查看网络拓扑。
Ans: 第二代有自動組網’有多出口,但也發生自動組網的根本問題;此次第三代,採用點對點連線傳輸模式,把系統設計成很簡單的模式(以前是功能多又複雜,現在大部分功能軟件直接寫完,讓使用者變成操作很簡單),基本上整個系統只要有一台是 root 設置既可,所有封包都會往root傳送;組網的架構變得很簡單
如此形成的拓譜圖,變成最終一個出口,如何形成一張網或重疊網都沒關係
您問的問題很專業’應該有實際經驗
再提供一個我們的重點技術: 圓環或十字路口等的無線換手技術創意,是我們第三代有特別著墨的地方
這要花點時間說明’有機會再貼上來討論
服务热线
130-6262-9899